欢迎您访问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官方网站!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首页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电信黄埔大讲堂第35讲:卫星通信与遥感一体化创新与前瞻

发布者:  时间:2024-10-28 08:52:00  浏览:


主讲人:孟维晓教授

主持人:陈庆春教授

2024年10月24日上午10:00-12:00由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电信黄埔大讲堂第35讲在黄埔校区博学楼(B1栋)109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卫星通信与遥感一体化创新与前瞻。主讲嘉宾为孟维晓教授。本次大讲堂由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陈庆春教授主持。

在会议上,孟教授向与会者们从卫星通遥一体化现状、解决方法与技术创新和通遥一体化系统展望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卫星通信与遥感一体化创新与前瞻。

孟教授首先介绍国内外主流卫星通信与卫星遥感一体化的行业动态、工程应用与技术挑战,结合项目团队的研究现状,从基础理论、星座配置、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星间与星地高效可靠传输方法、虚实结合仿真验证等方面给出技术方案和创新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给出卫星通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展望。在遥感卫星随遇接入机理上,孟教授说到解决遥感卫星接入密集通信星座的问题,针对不同轨道分布关系,提出了Voronoi的空间映射方法,并基于动态连接性和可靠性设计最优接入卫星,确保实时最优接入排序,同时考虑遥与通对星座密集程度要求有巨大差异,遥感业务稀疏突发特点,提出一套灵活适变的星座稳态分析框架,实现长期可演进的准静态星座架构。指出未来遥通一体化要实现“看的快、看得清、看得准、看的全、看得懂”的目标,3到5分钟内便可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图片。

     孟教授的介绍引起了与会者们的广泛兴趣和积极讨论。同时孟教授研究学术的认真态度也让同学们大受启发,激励着同学们努力进行科研探索与学习,为日后的科研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互动环节

陈启新同学问:您介绍了遥感卫星随遇接入的机理,里面介绍了一个关于自适应加权算法的接入方式。那对于卫星遥感一体这个课题它是服务于多个场景的,有民用、商用、军用等等。那么在这些个场景下,我们对于遥感卫星接入的要求,对应的加权权重、算法等等如何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接入变化?

孟教授答:我懂你的意思,首先在不同的场景下他的权重确实会有不同,比如星间距离、可见时间等等。其次对于优先级而言,首先是军用,然后是商用和民用。我们会提供一个泛在的权重系数,以及算法的排列组合。然后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择,并不是说一定要用哪一套接入标准。

马楷涛同学问:刚刚老师您说了卫星遥感正在投入6G时代,那么请问您估计这个遥感技术离我们还要多远,或者说要在几G时代才能够实现?

孟教授答:我个人认为, 6G是正在正在布局,正常按照咱的标准化时间应在2030年能够投入运营,而我觉得应该在6G的中期左右实现,将来会通过概念技术的推广实现平民化,一旦平民化就可以成为大家看的东西,前景就可以推入到做到标准当中,慢慢渗入到设计当中。

郑立新同学问:非常感谢孟教授的演讲,我想提问一下卫星通信与遥感一体化是否有衡量它性能的一个标准?

孟教授答:我觉得,这个标准呢不会因为一体化产生新标准,他只有一个期望的好标准,比如说在遥感当中这其实主要还是我们卫星网络怎么能为摇杆提供服务的问题,遥感是希望快、清、准、全,那怎么把这个目标实现,尽量让你爬的准爬的快,需要可靠性和时效性,传输层上尽量不能丢包能在相同或者相近的时间范围之内能达到最终达到目的地,这是在原始遥感技术上保证不到的。

电信黄埔大讲堂专家简介:    

孟维晓,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与空天网络。2005年获优秀黑龙江省留学人员报国奖,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6年遴选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天防务体系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IEEE 通信学会哈尔滨分会主席,多个国际国内权威杂志编委和国际学术会议主要组织者。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150余篇,SCI他引1700余次,谷歌学术他引6000余次。先后主讲课程7门,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省100余名,获省级教学奖2项。主持科研工作40余项,包括2项国家863计划、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面上项目、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奖9项,国际学术贡献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荣获国际顶刊顶会最佳论文奖,连续4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文案:区键铨  编辑审核:谢玲 张虓)

邮箱:dztxxy@gzhu.edu.cn 邮编:510006

综合办公室:行政西楼前座652室 办公电话:39337449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2020 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