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官方网站!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首页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电信黄埔大讲堂第40讲回顾:宽带与多功能微波毫米波前端芯片

发布者:  时间:2024-11-12 09:20:35  浏览:

主讲人:章秀银教授

主持人:陈庆春教授

2024年11月8上午14:30-16:30由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电信黄埔大讲堂第40讲在黄埔校区博学楼(B1栋)105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宽带与多功能微波毫米波前端芯片。主讲嘉宾为章秀银教授。本次大讲堂由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陈庆春教授主持。

在会议上,章教授向与会者们从背景、毫米波CMOS前端芯片、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等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宽带与多功能微波毫米波前端芯片。

章教授首先介绍微波毫米波芯片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端芯片对系统的功率效率、线性度和噪声等有重要影响。本报告介绍课题组在宽带与多功能毫米波CMOS前端芯片方面的一些工作。此外,还介绍课题组在化合物半导体宽带与多功能芯片方面的工作。

   章教授的介绍引起了与会者们的广泛兴趣和积极讨论。同时孟教授研究学术的认真态度也让同学们大受启发,激励着同学们努力进行科研探索与学习,为日后的科研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互动环节

代鑫老师问:章老师在学术研究方向上多次成功转型,从滤波器到配件再到芯片,是如何补充经验的。

章教授答:科技在发展,国家需求和技术也在变化,在中国体制下不能纯自由探索,要根据国家需求转型。转型过程中会有困难期,要建立信心,像之前做芯片也经历过失败但不能放弃。以北大团队为例,转型跨度大但学生聪明且积极探索,经过一定时间取得了较高水平。

王旷老师问:学术研究或工作中遇到方向转换时如何应对,比如从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到博士后研究方向的过渡等,如何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开展工作。

章教授答:在学术研究方向转换初期过渡较难,但有一定经验沉淀后再拓展新方向会更容易些,比如我自己博士与博士后研究方向虽有变化,但也有经验积累可供借鉴。刚开始做天线的时候,起初对天线工作只有模糊印象,在面临合同规定的任务和时间限制的压力时,一定要积极学习,硬着头皮开展工作。在有一定驱动力下,经过努力才能做出有特色的成果,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多次尝试才达到一定效果

杨婉军老师问:作为青年老师,如何平衡教学,科研还有生活等方面,您有没有什么建议,现阶段有点迷茫。

章教授答:这个问题作为青年教师存在是正常的,我是2010年到华工的,2011年整年没有一个项目,没有一篇文章,我觉得从博士到教师需要一个快速的切换,做好时间分配,因为做学生只需要做一件事情,但是做教师需要做各种事情。

电信黄埔大讲堂专家简介:    

章秀银,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国家杰青,教育部CJ学者,IEEE Fellow,教育部科技委委员,科学探索奖获得者,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以及两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IEEE Trans. AP等期刊副编辑。

(文案:唐文慧  编辑审核:谢玲 张虓)

邮箱:dztxxy@gzhu.edu.cn 邮编:510006

综合办公室:行政西楼前座652室 办公电话:39337449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2020 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