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官方网站!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

电子科大访学记 Day2:文化浸润,智启科技新程

发布者:  时间:2025-05-16 15:49:28  浏览:

思维碰撞共话育人

晨曦初露,访学第二天在求知的热忱中拉开帷幕。访学团队的各位分组走进电子科大《随机信号分析》的课堂,与电大学子同上一堂课。老师的描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解析书本中的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实时动态演示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呈现。“电子科大的课堂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扎实的学术底蕴,更体验到教学模式的多元魅力!”课后同学们感叹收获颇丰。

 

与此同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质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第二校园访学”团队在电信学院党委副书记谢玲老师,以及访学团老师张宇靖、李佳伟的带领下,走进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深入参观其“一站式”学生社区,并与该学院李烁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李烁老师的引领下,访学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生涯园地、领航驿站、青年学堂等多个功能区域。李烁老师详细介绍了“一站式”学生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集思想教育、红色文化、生涯发展、师生交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育人体系建设情况。在“家”门口的生涯园地,访学团了解到其如何依托“阳光”生涯工作室,拓展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育人功能,实现学业指导和生涯教育的系统性与精准性;在领航驿站,感受到党建活动下沉到学生一线所带来的强大育人合力;在青年学堂,对以“5月的向日葵”辅导员工作室等为载体,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机制和手段有了深刻认识。

谢玲副书记表示,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此次参观交流为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在学生社区建设、育人模式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溯文明长河铸文化自信

午后,访学团队走进四川省博物院。在“古代四川”展厅,从三星堆青铜面具到东汉说唱俑,从蜀锦提花机模型到青瓷羊形器,众多珍贵文物展现了巴蜀文明的深厚底蕴。展厅内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变迁。当队员们穿梭于这些文物之间,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队员们不禁感慨:“从古人用经纬编织信息,到今天我们以光纤传递数据,科技与文明始终同频共振。”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是如此紧密相连。古代的智慧与现代的科技,虽相隔千年,却在这一刻交汇,展现出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通过这些文物,队员们不仅看到了巴蜀文明的辉煌,更感受到了文明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光影舞千年智启新时代

暮色四合,成都电子科大会堂内流光溢彩。访学团队走进原创舞剧《三国志》的奇幻世界,看历史烽烟化作翩跹舞步。古朴的汉代竹简、欢腾的汉代百戏、富有金石气的汉画像石……《三国志》通过细腻的舞台布景、精致的服饰设计将一幅充满古韵的汉代历史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而“马谡失街亭”等历史故事的再现,也将三国时期的忠、勇、智、义等品格与文人风骨等历史元素一一呈现。

 

以文砺芯向新而行

今日的访学在文化浸润与科技哲思中圆满收官。从课堂到博物馆,从学生社区到艺术殿堂,师生们在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中深化认知:既要锻造硬核科技实力,更要厚植人文精神底蕴。明日,我们将继续深入走进成电课堂,感受成电教学的魅力......  

心得分享一

今日一早,我们便动身前往成电的课堂,只为体验一节成电的“早八”,成电的上课时间和我们相同,但小班教学模式却充满趣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班,老师可以更好的照顾到大家,形成针对式教学,大家也都专心致志。老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大家介绍随机信号分析中调制与解调的相关实现原理计算,恰巧我们这学期也学习了相关课程,结合课堂听取的新方法,使我们对调制与解调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午后,我们走进了四川省博物院。在“古代四川”展厅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三星堆青铜面具、东汉说唱俑等,展示了文明的辉煌。在欣赏这些文物时,我深深感叹,科技与文明的进步,从未停歇。古人以织锦传递信息,今天我们以光纤传递数据,科技与文明始终同行。在“张大千艺术馆”,我们还驻足欣赏了敦煌壁画的恢弘长卷,艺术与科技的交融,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仰。

晚上的活动更是将我们的访学之旅推向了高潮。我们走进了成都电子科大的会堂,观看了原创舞剧《三国志》。舞台上,诸葛亮与将士们通过精湛的舞蹈展现了历史的辉煌与悲壮。在舞者手中,古老的“木牛流马”化作了流动的绸带,科技与艺术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面。这场舞剧深刻表现了中国古代智慧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此次访学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电信学子,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科技实力,还需要厚植人文精神,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文化的浸润与科技的思考,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非常期待可以继续深入成电的课堂,感受更多的魅力,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

 

集电232蔡雯悦

心得分享二

清晨,当阳光刚刚洒在校园时,我便怀着期待踏入了成电的课堂。比起我所习惯的大班课堂,成电采用的小班教学模式令我耳目一新。十几人的班级规模使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课堂氛围既轻松又专注。

今天的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恰好讲解了调制与解调原理,这与我上学期所学课程通信原理内容十分相似。老师独特的讲解视角和实例应用让我茅塞顿开。他没有停留在公式推导上,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生动阐释,使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下午参观四川省博物院的经历,更是为我的访学之旅增添了不同色彩。走进"古代四川"展厅,那些沉睡千年的文物仿佛在向我诉说历史的沧桑。立在三星堆青铜面具前,我被先民超前的艺术想象力震撼;观赏东汉说唱俑时,仿佛能听到两千年前的歌声悠扬。

傍晚时分,成电会堂内的原创舞剧《三国志》作为今日的最后一项活动。这部作品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黑暗中,光影与舞者身姿相映射,恍如看到千军万马奔腾,我不禁为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表达方式喝彩。

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我们往往专注于解决技术难题,而成电的教育理念启发我,真正的创新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人文视野和历史洞察,就像博物馆中那些文物,正是因为承载了深厚的人文价值,才得以千年不朽。

 

通信222蔡涵杰

 

 

 

 

 

 

 

 

 

 

邮箱:dztxxy@gzhu.edu.cn 邮编:510006

综合办公室:行政西楼前座652室 办公电话:39337449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2020 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