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广大研究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与重要理论著作,深化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理解,提升政治素养与历史思维能力,增强理论自信,2024年12月12日,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与学生第四党支部在A1-301室开展了“经典常谈”读书分享会第2期。本次读书会主要围绕美国学者傅高义的经典著作《邓小平时代》展开。学生党支部邀请了学院教师党员张承云为学生党员进行导读。
书籍介绍
《邓小平时代》是美国学者傅高义撰写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权威著作,聚焦1976年至1997年邓小平领导中国开启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书中详细记录了邓小平如何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高考、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全面开启改革开放,为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奠定基础。通过深刻剖析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书中展现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转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理解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经典之作。
张承云教授
1975年出生,硕士生导师,广州市优秀教师,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教育分会委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作为负责人或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项,主持企业委托项目10项,发表论文36篇,申请发明专利25件。
嘉宾导读
张承云老师首先表达了自己对《邓小平时代》一书的高度评价。他坦言,尽管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政治史相去甚远,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非凡成就和智慧深深吸引了他。通过书中对改革开放历程的细致描述,张老师感受到邓小平在复杂局势中坚持实事求是、力推改革的坚定信念,以及他以人为本、注重解放生产力的思想深刻启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分享个人感悟时,张老师结合实际工作经历,指出当代研究生在面对学术、生活压力时,更应学习邓小平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他强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明确目标,勇于创新,同时注重资源整合与协作,用实际行动推动自身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针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张老师特别提到,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和坚持真理的原则,不仅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也应成为新时代青年的行动指南。他鼓励大家静下心来研读经典,增强理论素养,在科研和生活中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第二党支部学生党员分享
在嘉宾导读后,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秦博文同学进行了读书分享。他首先简要介绍了《邓小平时代》一书的内容,他重点提到,书中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的分析,展现了他如何以“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推动中国摆脱经济困境,融入全球化,迈向现代化强国。
随后,秦博文同学从书中的具体章节出发,阐述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全局把控以及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他谈到,邓小平带领中国设立经济特区、加入国际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举措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国际社会中确立了中国的新地位。
最后,秦博文同学分享了《邓小平时代》对他的启发。他认为,解读邓小平的时代,就是理解中国发展的根本逻辑和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转折。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以邓小平同志为榜样,坚持信念、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生第四党支部学生党员分享
在嘉宾导读后,学生第四党支部党员李高飞同学进行了读书分享。他首先简要介绍了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与主要成就,指出《邓小平时代》详细记录了邓小平在1976至1997年间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随后,李高飞同学他提到,邓小平同志始终以实践和真理为导向,引领中国完成了从封闭到开放的伟大转型,这种精神也应成为新时代青年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他强调在学术研究中保持探索和创新,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李高飞同学总结了邓小平同志的国际视野和领导智慧对当代青年的启发。他号召大家以《邓小平时代》为激励,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支部书记总结发言
学生第四党支部支部书记张虓老师对本次读书会作总结发言。首先,张虓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通过深入阅读《邓小平时代》,大家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理解,更从邓小平同志的实践与思想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接着张虓老师说本书所展现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勇于改革的精神,对当代青年有深刻的启迪。最后张虓老师强调,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要以史为鉴,传承和发扬改革精神,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文案:吴文卓 编辑审核:谢玲 张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