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根据学校“关于做好学校2022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广州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稿)》(广大〔2021〕102号),制订本标准及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1、学院成立推免考核工作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唐冬、陈泽龙
副组长:曾衍瀚
成员:谢玲、陈庆春、尚文利、赵赛、曹忠、张技、王志杰
2、学院成立由副高以上职称组成的专家审核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唐冬
成员:陈庆春、尚文利、曾衍瀚、赵赛
二、推荐名额
1、学校分配给学院的名额共6名。
2、根据各专业的学生人数情况,物联网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拟各推荐3名。
三、推荐标准
推免生候选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二)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校学习期间所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 15%,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读进度要求。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研潜质和专业发展能力。
(三)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或其他学术不良记录。
(四) 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五)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 425 分以上。
(六)符合上述推荐标准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1、在校期间,获得学校“十佳学生”称号或省级以上(含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
2、在大学生各类科技成果奖励或学科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获奖者。
3、在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最新版为准)以上发表学术论文,并且是独立完成人或第一作者。
4、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技术或项目者(前三名)。
5、在其他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者。
四、综合测评成绩计算公式
根据《《广州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稿)》(广大〔2021〕102号)之要求,参选2022年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测评成绩计算规则如下:
综合评价成绩满分为 100 分,加权平均成绩占 85%,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北大核心以上期刊发表文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获奖等占 10%,参军入伍、志愿服务等占 5%。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价成绩=加权平均成绩×85%+(创新能力、科研潜质)×10%+(志愿服务、参军入伍)×5%。
五、参加入伍和志愿服务计算规则
(一)加权平均成绩为学生1-3学年的课程加权平均成绩。由教务办负责计算提供。
(二)创新能力、科研潜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条论文和第二条专利加分合计不超5分,第三条学科竞赛加分合计不超5分。
1、发表论文加分。仅限学生本科阶段在核心期刊上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发表的与学业相关的科研论文,限三篇代表作。具体加分细则见附件2。
2、获得专利加分。仅限学生本科阶段以广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学生本人为第一完成人,通过广州大学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国际)专利证书,具体加分细则见附件2。
3、参加学科竞赛加分。仅限学生作为主力成员(排名前五)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学科竞赛获奖,具体加分细则见附件2。
(三)参军退伍学生加3分,参加志愿服务的加分至多2分,以学生注册e志愿的志愿时长为考核依据,60志愿时长以上可加1分,240志愿时长及以上加2分。
(四)综合评价成绩相同时,依次参考以下得分数据排定先后顺序:参军入伍得分、学业成绩得分、学科竞赛得分、发表论文得分、志愿服务得分。
六、实施办法和程序
1、9月9日—9月13日12:00点之前,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向学院提交申请,填写《广州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支撑材料(如获奖证书及其复印件等)到教研办。负责教务员:廖婷。
2、9月13日—9月14日,学院材料审核。9月14日14点前,学院教务办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统一打印前三年成绩单,并核实、填写推荐表中的成绩信息(包括加权平均成绩及排名、四六级成绩);创新能力、科研潜质部分以及参军、社会服务部分由学工办负责核实申请表中的获奖等情况,审核获奖材料,并按照附加分的计算方法统一进行电子登记并交学院教务办。负责教务员:廖婷。负责辅导员:欧阳曦。
3、9月14日15点,学院推免专家小组对申请推免资格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论文、竞赛获奖、体育艺术奖项及内容进行审核鉴定;
4、9月14日下午16点,根据《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22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标准及实施办法》中综合测评成绩排序,送交学院推荐工作小组讨论审定,并进行学院官网公示。负责教务员:廖婷。
5、9月18日上午12点前,学院教务办将经学院官网公示的推免生初选名单,《广州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申请表》,前三年学习成绩单,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及六级)成绩证书复印件,获奖证明、发表文章复印件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审核加盖公章,统一上报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务员:廖婷。
u 特别声明:
1、最终获广州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人选以教务处公示为准。
2、因推荐名额有限,为保障广大同学利益,如取得推免生资格,不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再申请攻读国外(含港澳台地区)研究生,不得退出,推免意向一经确定,不得更改!否则将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附件1 广州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申请表
附件2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创新能力、科研潜质分值实施细则
附件3 电信学院推免学科竞赛定级(明细表)
附件4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1年9月10日
附件1:
广州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申请表
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出生
年月
|
|
政治
面貌
|
|
学号
|
|
专业
名称
|
|
所在年级
本专业人数
|
|
加权平
均成绩
|
|
在本年级本专业中
加权平均成绩排名
|
|
CET-4成绩
或其他
|
|
通讯
地址
|
|
联系
电话
|
|
学术
研究
情况
|
科研、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何时受过何种奖励
|
获国家、学校奖学金情况
|
其它奖励与荣誉、社会服务情况
|
申请人保证
|
1.以上所有情况完全属实;2.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3.已阅读学校关于推荐免生的相关文件,同意按文件执行。
签名: 年 月 日
|
学院
意见
|
综合评价成绩=加权平均成绩×85%+(创新能力、科研潜质)×10%+(志愿服务、参军)×5%
综合评价成绩: (在本专业申请人中)排名:
(公章) 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
学校
意见
|
|
附 件2: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创新能力、科研潜质分值实施细则
根据《广州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稿)》,制订本实施细则。创新能力、科研潜质由学术论文、发明创造和学科竞赛组成,其中第一条论文和第二条专利加分合计不超5分,第三条学科竞赛加分合计不超5分。
一、论文加分
Q1
|
Q2
|
Q3
|
Q4
|
EI
|
北大核心
|
其他省级及以上期刊
|
28
|
14
|
12
|
10
|
8
|
6
|
3
|
1、仅限学生本科阶段在核心期刊上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发表的与学业相关的科研论文,限三篇代表作。
2、分区为2020年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JCR分区,进入《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不计分,非北大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只计一篇。
3、论文累计积分满14分及以上加5分,10分及以上加4分,8分及以上加3分,6分及以上加2分,3分及以上加1分。
二、发明加分
类 别
|
第一发明人
|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10
|
发明专利实审公开
|
4
|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获软件著作权
|
3
|
1、仅限学生本科阶段以广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学生本人为第一完成人(包括导师为第一完成人学生为第二完成人),通过广州大学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国际)专利证书。
2、每位学生最多给予3项该类成果加分。
3、专利累计积分满14分及以上加5分,10分及以上加4分,8分及以上加3分,6分及以上加2分,3分及以上加1分。
三、学科竞赛加分
竞赛级别
获奖等级
|
A
|
B1
|
B2
|
国赛
|
特等奖
|
30
|
20
|
14
|
一等奖
|
28
|
14
|
10
|
二等奖
|
24
|
10
|
8
|
三等奖
|
20
|
8
|
6
|
省赛(华南赛区)
|
特等奖
|
26
|
12
|
10
|
一等奖
|
24
|
10
|
8
|
二等奖
|
20
|
8
|
6
|
三等奖
|
16
|
6
|
4
|
1、仅限学生作为主力成员(排名前五)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学科竞赛获奖,学科竞赛有A、B 两种类型,B类分成两个档次计分,每个赛事只计省赛及以上获奖积分,每个学生学科竞赛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2、符合如下几类情况,其5分的学科竞赛加分按满分计算:“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主力成员(排名前五)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及全国大学生体育单项赛事(非阳光组)比赛获得前八名。
3、A类赛事累计积分满28分及以上加5分,24分及以上加4分,20分及以上加3分,10分及以上加2分,有积分加1分。
4、B类赛事累计积分满14分及以上加3分,10分及以上加2分,5分及以上积分加1分,每个学生 B类学科竞赛加分最高不超过 3 分。
5、评奖若以金银铜奖记的,按照一二三等奖加分。
6、团队获奖成员加分算法如下:团队第一作者得满分,从第二作者至第五作者,按排名次序按照满分的80%,70%,60%,50%给分。
7、如因同一系列比赛获得不同等级奖励的,不累计积分,只计最高分,如通过省赛选拔入围国赛,只计国赛奖。
8、学科竞赛定级见附件3。
注:以上未罗列情况者,由学院推免工作小组负责认定。
附 件3:
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科竞赛加分办法(明细表)
|
序号
|
竞赛名称
|
主办单位
|
A类竞赛
|
1
|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教育部
|
2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共青团中央
|
3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教育部高教司
|
4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教育部高教司、信产部人教司
|
B1类竞赛
|
1
|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
|
美国计算机协会
|
2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
|
美国数学学会
|
3
|
“创青春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
共青团中央
|
4
|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5
|
中国机器人大赛
|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RoboCup中国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6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7
|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
工信部
|
8
|
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广东省教育厅
|
9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B2级竞赛
|
1
|
其他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竞赛项目
|
|
附件4: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
|
序号
|
竞赛名称
|
1
|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2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3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
4
|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
5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6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7
|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
8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
9
|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
10
|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
11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12
|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
13
|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
14
|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
15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16
|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17
|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18
|
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
|
19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20
|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
|
21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Robocon、RoboTac
|
22
|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
23
|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
24
|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25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26
|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
27
|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28
|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
|
29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移动应用创新赛、网络技术挑战赛、人工智能创意赛(2020年新纳入)
|
30
|
世界技能大赛
|
31
|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
|
32
|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
33
|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34
|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
35
|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铸造工艺设计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起重机创意赛、智能制造大赛(2020年新纳入)
|
36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
37
|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
38
|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
39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
40
|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
41
|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
42
|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
|
43
|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
44
|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
45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
46
|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国际贸易竞赛、创新创业竞赛
|
47
|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
48
|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
49
|
“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
|
50
|
“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
|
51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
52
|
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
53
|
Rob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
|
54
|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生命科学竞赛、生命创新创业大赛
|
55
|
华为ICT大赛
|
56
|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
57
|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
|